所在地:辽宁-丹东市
单位规模: 资料待完善
重点研究领域动植物新品培育
擅长能力玉米育种、稻作、大豆、农作物新品种
丹东农业科学院位于辽宁省凤城市,以玉米研究著称国内。我院下设玉米、稻作、特种植物、大豆、园艺五个研究所及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和检验检测中心。全院占地面积187公顷,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4000余万元,大中型科研仪器设备百余台(件)。这里属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900-1200毫米,是我国农作物病虫害重发区,是抗病育种的良好场所。为加大科研成果转化力度,我院组建了辽宁丹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丹东五加高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设有:前阳水稻实验站、海南科研育种基地。
60多年来,丹东农科院共取得科研成果402项,获奖成果179项。其中:获国家级奖励8项,省(部)级奖励80项,市(厅)级奖励95项。主要奖项有:玉米杂交种“丹玉6号”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优良玉米自交系“330”1982年获国家发明一等奖;多抗性玉米杂交种“丹玉13号”198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长花序大豆“凤交66-12”1987年获国家发明四等奖;玉米自交系“丹340”、“E28”分别于2000年、2001年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玉米杂交种“丹玉26号”、“丹玉39号”、优良玉米自交系“丹3130”分别于2003年、2004年和2005年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年,我院组织实施的重大项目“千万亩丹玉系列玉米新品种推广”获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奖一等奖;2007年,“多抗、高配合力玉米自交系丹598种质创新与应用研究”获农业部神农中华农业科技一等奖,“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丹玉46号选育与推广”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8年,自交系“丹988”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自交系“丹1324”获农业部神农中华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年,自交系丹9046获农业部神农中华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年玉米新品种丹科2151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1年,“玉米杂交种丹玉86号”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玉米自交系丹299”获丹东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紧凑型玉米自交系D34选育与应用研究”获2012年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先后被国家有关部门确定为:国家玉米原原种基地、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国家北方农作物抗病鉴定中心、国家玉米改良中心丹东分中心、辽宁丹东大豆区域试验站、辽宁省玉米育种工程技术中心、国家玉米育种工程实验室、农业部丹东玉米抗病育种科学观测实验观测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