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欢迎光临桂林科技成果交易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南昌大学

南昌大学

创办时间:资料待完善 单位属性:211 所在地区:江西 南昌市 相关行业:其他食品饮料

联系人:王老师

登陆后向院校管理员咨询
加入院所

    单位简介

    南昌大学是一所“文理工医渗透、学研产用结合”的综合性大学,是江西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和“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入选高校。   学校办学始于1921年创办的江西公立医学专门学校和1940年创建的国立中正大学。1993年,江西大学与江西工业大学合并组建南昌大学。2005年,南昌大学与江西医学院合并组建新南昌大学。经过多年的改革、建设与发展,学校已初步形成较为完整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体系,成为助推区域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党和国家领导人、教育部和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习近平、李岚清、曾庆红、吴官正、刘延东、孟建柱等中央领导先后到学校视察指导工作。习近平同志深情寄语“南昌大学前景无限”,刘延东同志殷切期望“南昌大学办‘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大学”。 学校现有“双聘”院士4人,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人,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5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部委员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0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江西省“井冈学者”特聘教授7人,93人享受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1人荣获第44届“南丁格尔奖章”。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70000多人,各类研究生12000多人,是国家首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学校和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学校。2012年,1篇博士论文获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更多>技术成果485

    更多>研究机构1

    • 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机构等级:国家级
      研究领域:食品添加剂,其他食品饮料 研究方向:食品加工,食品安全检测,食品配料,食品添加剂
      机构简介: 展开
      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以江南大学和南昌大学为依托单位,在两校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食品科学与安全、食品科学)的基础上,以两校各自的“食品科学”国家重点学科为依托,整合两所学校在相关领域的学科和研究基地的优势资源,按照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严格要求高标准地进行建设。本重点实验室填补了我国高校食品领域无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空白。2007年4月经科技部发文批准建设,2007年9月通过建设计划可行性论证,2010年1月通过验收,2011年3月通过科技部评估。    重点实验室围绕本领域国际研究前沿,立足于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需要,基于推进技术创新,缩短我国在食品科学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间的差距,加快食品工业前进步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遵照“有限目标”和“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精神,结合两校重点实验室的研究特色和优势,进一步凝练方向,确定在食品加工与组分变化、食品安全性检测与控制、食品配料与添加剂的生物制造以及食品加工新技术原理及应用四个方面开展研究,立足食品与人体健康的相关性研究,逐步构建食品加工过程控制新理论与新方法体系,从而达到控制食品及配料的品质,消除不安全因素,增进人体健康。    重点实验室在集中原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南昌大学食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优势人才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向海内外招聘优秀人才,形成了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杰青”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农林学部委员、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以及教育部创新团队负责人为学术方向带头人、一批年富力强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年轻的海外留学归国博士为中坚力量的研究队伍。研究人员以中青年骨干为主,其中教授基本集中在40-50岁之间,副教授集中在30-40岁之间,8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其中有交叉学科背景者占45%,海外留学人员、博士后及曾在国外研修一年以上者占65%。

    Copyright © 2017  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桂林经开孵化器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17003866号-1

    运营商: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