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Z秸秆纤维环保型花盆、苗钵技术由MZ天然植物纤维餐饮具生产技术改进而成。MZ天然植物纤维餐饮具生产技术由西安建大环保材料研究所最早研制成功,十几年来,经过一支专业研究队伍的不断精心改进和提高,产品成型效率成数倍提高;性能质量非常良好;在卫生指标方面远胜于同类企业,全部符合国家标准(目前能做到的厂家还不多);在成本方面则可做到同行中的较低。我所积十多年的研发经验,组织专家量身定度自行设计了成型主机,项目采用交钥匙工程,并根据市场的需要,帮助他们设计高中低各种不同的产品,从而保障了投资者的利益;投资一条生产线,既可生产环保型花盆、苗钵,又可生产半成品托盘,又可生产一次性餐具等。MZ秸秆纤维环保花盆产品已经大量出口到欧美、澳洲、日、韩等国家和地区。这项技术深受国内外投资者的青睐,近来包括美国、法国、南非、加纳、印尼多个国家,国内多个省市的投资者纷纷前往西安建大环保材料研究所洽谈合作事宜。
西安建大环保材料研究所,荟萃了材料科学、高分子合成、机械、电气与自动控制、管理等各类专业人才,致力于生态环境新材料技术的研究开发。尤其在秸秆纤维综合化利用方面,经十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在国内外都产生了良好的反响。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要科研成果有:MZ天然植物纤维一次性餐具生产线,MZ秸秆纤维发泡衬垫包装材料,MZ秸秆代木制品,MZ秸秆轻质墙体材料,以及净菜、半成品托盘,育苗营养钵,多工位自动定量给料器等。多项项目先后入选《中华优秀专利技术精选》、陕西省政府《高新技术成果项目册》、《第七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重点项目册》;香港《TECHWOLDE》;2003年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陕西省大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计划项目、陕西省科技攻关(重点)项目,陕西省教育厅重点科研计划项目。先后取得授权专利ZL96118613.5;ZL97108695.8;ZL99115870.9;ZL99234739.4;ZL02114611.X;ZL200420042058.4。并有多项受理专利和专有技术。
MZ秸秆纤维环保花盆、营养育苗钵生产线,由所长周谋志高级工程师发明和研制,系对天然植物纤维一次性餐饮具生产线加以改进成功的。1997年周谋志高级工程师开发成功MZ天然植物纤维一次性餐具生产线,新华社为之发了专讯,中央电视台二、七套,浙江电视台、陕西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工商时报、中国食品报、陕西日报、河北日报、军工报、信息时报、北京晚报、浙江日报、浙江经济报、春城晚报、温州日报、今日科技、经济观察等数十家新闻媒介均予以报道过。MZ餐饮具生产线于1998年5月通过了省级鉴定验收,评价为“产品的技术性能好,有所创新,优于国内现有同类产品的水平,属国内领先。”至今,浙江、陕西、山东、甘肃、广西、黑龙江、四川等省市多家先后引进使用MZ餐具技术。MZ秸秆纤维环保花盆、营养育苗钵新型生产线对原料配方,工艺进行了充分优化,使设备形式更符合现代工业化生产要求,保证了工艺更先进、设备质量更可靠,产品性能更优良。
目前国内市场主要使用的有陶土烧制和塑料制造的两类苗钵;国外则以降解塑料和纸质苗钵为主。
制作陶土花盆、苗钵不仅大量毁田取土,而且燃烧煤炭,造成环境污染;产品笨重,容易破碎,制造和运输成本都高。使用废弃后无法处理,增加了生态环境负担。
塑料花盆、苗钵容易老化导致强度变差破裂,特别是不可降解和难以回收利用。老化后破碎的残片留在土壤里,即使经历百年也难以自然降解,并不断导致土壤劣化,带来粮食、蔬菜或花卉大量减产;落入水中,会污染水体,影响水质;焚烧处理,又会产生十余种有毒气体污染大气。用来生产塑料苗钵的原料又消耗着有限的石油资源,随着世界原油价格的不断上涨,其成本也越来越高。
降解塑料花盆、苗钵有生物降解、光降解塑料以及聚乳酸类全降解三种。将淀粉改性接枝后与塑料混合,采用微生物降解方式,称之为生物降解塑料;光降解塑料主要是在塑料中掺入一定量的光敏剂、以促使其更多地吸收紫外线,加快老化和裂解过程。中国降解塑料研究会理事长唐赛珍所说,“当前降解塑料的技术尚不成熟,它可以减轻污染,但不能完全解决污染问题。”前两种降解塑料由于不能完全降解,其残存的塑料成分,仍然会对土壤造成较大危害;降解塑料的价格是普通塑料价格的二至三倍,国内真正使用者很少。而国外部分试验用的聚乳酸类全降解材料,难以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主要原因是价格过高(是普通塑料的十倍),让人们望而却步,限制了其使用。
国外也有使用纸制苗钵,主要由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生产。纸制苗钵由于前期造浆过程中多采用化学处理法,不仅会排放出含有腐蚀性的强碱黑液,而且还排放有害的废渣、废气,“三废”的污染严重。造纸的主要原料是木材,而木材又恰恰是我国的短缺资源。加工一吨纸浆需要2立方米木材;而培育2立方米木材,至少需要半亩土地和十余年时间。更主要的是由此而带来的环境破坏,更无法用时间和金钱计算。其消耗人类有限的森林资源和前期制浆存在严重污染,也遭到环境专家的反对。目前,纸制苗钵的价格过高,在国内很少使用。从德国的一些用户信息反馈,这种苗钵还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即容易受潮变形,难以在育苗自动生产线上使用。
MZ秸秆纤维环保花盆、苗钵是以麦秸、玉米秸秆、稻谷壳、蔗渣、竹粉、花生壳等农作物秸秆为主要原料,加以独特的成型剂,制成不同功能,不同色泽、不同形状的育苗营养钵。可用于农作物,蔬菜、花木等育种栽培,及盆栽种植。本产品与传统的陶土,塑制苗钵和纸质苗钵相比较,避免了这几种苗钵的诸多不便,而且应用范围更加广泛。MZ秸秆纤维营养育苗钵取材于农作物秸秆,废物利用变废为宝,资源非常丰富,成本较低;生产效率高,产品重量小、强度大,不易变形,便于运输,可以满足国内外育苗自动生产线的需要;还可以根据栽种的植物寿命要求进行工艺设计,育苗使命完成则苗钵自然降解为有机肥料,不需要移栽和换盆,使用非常方便,可以避免因移苗引起的诸多不便。MZ秸秆纤维营养育苗钵产品用途十分广泛, “十五”期间国家大力开展山川秀美和美化环境工程,各种苗木需求量非常大,用MZ秸秆育苗营养钵成本低,埋入土中、盆中、或置于自然环境中一定时间内可自然降解为有机肥,有资料显示,我国每年用于农作物、大棚蔬菜、花卉等科研和生产方面的需求量在三百亿只左右。发达国家需求量更大,欧洲、美国、日本等国主要从中国等地进口,德国市场的价格高达1欧元/只左右。这是一个颇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
MZ秸秆纤维环保花盆、苗钵产线的建厂规模灵活多样,可建设年产500万只——5000万只规模不等生产企业。制造成本低于陶土、塑料和纸制苗钵,制造过程无三废排放,使用后废弃在自然环境中可降解成为有机肥料。
MZ秸秆纤维环保花盆、苗钵生产线具有以下特点:
(1)、使用秸秆纤维作为花盆、苗钵材料,原料十分丰富,为农业剩余资源的综合利用找到了一条重要途径;减轻了因焚烧秸秆而带来的环境污染;也为农民增加一定的收入,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
(2)、将秸秆纤维作为花盆、苗钵材料,秸秆纤维具有重量轻,成型后抗冲击强度好,原料易于加工;选择安全可靠的原料研制成型剂,制造的苗钵比重小,抗压强度高,抗冲击性能良好,满足防水、防霉、防虫、防腐等优点和对自然界、对植物安全无害等特点,成本较低,可完全降解。
(3)、采用先进的生产成型工艺,PLC自动控制。由于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高,产品质量能得到充分保证;同时生产效率高,投资回收期短,有利于推广应用。
(4)、针对秸秆纤维的特点,研制了专用成型设备,尤其在关键部位有大的改进,特别适应植物纤维制品成型和长期连续工作。
(5)经反复研制改进,技术成熟,产品附加值高,经投放欧、美、澳洲、日本市场而大受欢迎;生产过程无“三废”排放。
(6)改换模具和配方,设备也可用来生产餐具和托盘及其他产品。
MZ秸秆纤维花盆、育苗钵生产工艺流程: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以日产3万只为例)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以设计能力年产1000万只为例)
项目采用交钥匙工程,全套设备、模具、安装调试费等共计260万元人民币(不含土地、厂房、车间及水电等所有基建项目);技术转让费按项目实施和技术保护的区域收取。要求主要车间600 m2,加上辅助车间1200 m2,厂房总面积1800m2;用电设备装机容量180KW(实际耗能70%左右);供水10 m3(实际消耗<2 m3/日)。项目建设周期比较短,设备加工周期需5~6个月,安装1个月,总工期定为6---7个月。全厂劳动定员40人,其中生产工人30人,销售及管理人员10人。
项目设计能力为年产1000万只(容积有差别,以投影面积160cm2/只为例);生产成本0.5元/只,售价暂定为1.2元/只(重量按100克/只计算,实际生产成本0.005元/克,参考现有售价0.012~0.15元/克,即实际售价可达1.2~1.5元/只);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200万元左右。正常生产年上交税金118.8万元,年上交所得税116.24万元,税后净利润464.96万元。一年左右收回全部投资。如减去增值税的底扣部分,按环保项目申请减免税,则收益更大。
销售收入及销售税金计算表(略)
说明:
表格中的计算均按中国国内情况。销售价格、结算货币为人民币;如涉及外贸,价格远高于此,经济效益更好。
合作方式:
1. 整条生产线转让 即交钥匙工程。由建设方出资金,本所负责工厂的工艺设计,生产设备加工,指导设备安装调试、人员培训、成型剂配方及生产方法转让,直至生产出合格产品。本所收取设备费用和技术转让费。
2. 技术转让 由本所提供非标设备加工图及标准设备清单,由需方加工和订货,其它服务内容同前,本所只收取技术转让费,费用根据建设方实施范围收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