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桂林科技成果交易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296709]储能电容器用电介质材料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电子元器件

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正在研发

交易方式: 技术转让 技术转让 技术入股

联系人: 南方科技大学

进入空间

所在地:广东深圳市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原理及先进性 跟电化学储能器件(如:电池、超级电容器)相比,介电储能电容器具有更高的功率密度(超快充放电速度),可在高电压下工作、并具有全固态结构的优点。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对电容集成控制系统要求非常高,空间要小,损耗要低,电容量要大。因此,高储能密度聚合物基复合电介质薄膜成为介电储能电容器用的新型材料。 复合材料宏观结构调控:储能密度达26.4J/cm3,充放电效率为72% (a)三明治结构制备示意图,(b)多层复合材料储能密度,(c)模拟电树枝的发展,(d)逆三明治结构性能与其他多层结构材料性能对比,(e)模拟材料中电场分布与电树枝发展,(f)梯度机构制备示意图,(g)材料储能密度及放电效率,及(h)各层平均电场强度。 复合材料微观界面调控:击穿场强提高81%,储能效率提高29% (a)不同结构小分子修饰剂修饰纳米粉体示意图,(b)修饰后材料的储能密度,(c)调整修饰剂厚度示意图,(d)材料的击穿场强,(e)纳米粉体无机修饰示意图,(f)无机修饰后材料的极化强度的变化。 Adv. Mater. 2015, 27, 6658; J. Mater. Chem. A 2017, 5, 4710; J. Mater. Chem. A 201 7, 5, 10849; Nano Energy, 2018, 44, 364-370. Phys. Chem. Chem. Phys., 2018, 20, 6598-6605;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15, 7, 24168; Appl. Phys. Lett. 2013, 102, 102903; Appl. Phys. Lett. 2014, 104, 082904; RSC Advances 2015, 5,64596; J Am Ceram Soc 2013, 96, 2519 中国发明专利:ZL20150466130.9, ZL201210182048.X, ZL201110054346.6 应用市场 电介质静电电容器是重要的基础电子元件,同时也是广泛用于电子电力系统、能源系统等领域的储能器件。随着各国出台新能源相关政策以及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该领域的相关产业的发展也带来了新机遇,电容器作为必不可少的上游相关产品也获得了新的行业发展机遇。在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运用中,电容器在能源控制、电源管理、电源逆变以及直流交流变换等系统中是决定变流器寿命的关键元器件。 目前商用储能薄膜电容器用的电介质薄膜材料主要为双向拉伸聚丙烯( BOPP )薄膜,其储能密度为2J/cm3,放电效率80%左右。由于其储能密度较低,造成商用薄膜电容器体积较大,不利于器件和系统小型化。本项目研发的高储能密度电介质薄膜材料具有高储能密度(5J/cm3 )、低介电损耗(<1%)、高放电效率(80%)等特点,可有效减少薄膜储能电容器的体积和重量。e:\k8008\qiuchengcai\桌面\成果图片\南科大成果图片\储能\图片115.png

e:\k8008\qiuchengcai\桌面\成果图片\南科大成果图片\储能\图片116.png

原理及先进性 跟电化学储能器件(如:电池、超级电容器)相比,介电储能电容器具有更高的功率密度(超快充放电速度),可在高电压下工作、并具有全固态结构的优点。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对电容集成控制系统要求非常高,空间要小,损耗要低,电容量要大。因此,高储能密度聚合物基复合电介质薄膜成为介电储能电容器用的新型材料。 复合材料宏观结构调控:储能密度达26.4J/cm3,充放电效率为72% (a)三明治结构制备示意图,(b)多层复合材料储能密度,(c)模拟电树枝的发展,(d)逆三明治结构性能与其他多层结构材料性能对比,(e)模拟材料中电场分布与电树枝发展,(f)梯度机构制备示意图,(g)材料储能密度及放电效率,及(h)各层平均电场强度。 复合材料微观界面调控:击穿场强提高81%,储能效率提高29% (a)不同结构小分子修饰剂修饰纳米粉体示意图,(b)修饰后材料的储能密度,(c)调整修饰剂厚度示意图,(d)材料的击穿场强,(e)纳米粉体无机修饰示意图,(f)无机修饰后材料的极化强度的变化。 Adv. Mater. 2015, 27, 6658; J. Mater. Chem. A 2017, 5, 4710; J. Mater. Chem. A 201 7, 5, 10849; Nano Energy, 2018, 44, 364-370. Phys. Chem. Chem. Phys., 2018, 20, 6598-6605;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15, 7, 24168; Appl. Phys. Lett. 2013, 102, 102903; Appl. Phys. Lett. 2014, 104, 082904; RSC Advances 2015, 5,64596; J Am Ceram Soc 2013, 96, 2519 中国发明专利:ZL20150466130.9, ZL201210182048.X, ZL201110054346.6 应用市场 电介质静电电容器是重要的基础电子元件,同时也是广泛用于电子电力系统、能源系统等领域的储能器件。随着各国出台新能源相关政策以及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该领域的相关产业的发展也带来了新机遇,电容器作为必不可少的上游相关产品也获得了新的行业发展机遇。在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运用中,电容器在能源控制、电源管理、电源逆变以及直流交流变换等系统中是决定变流器寿命的关键元器件。 目前商用储能薄膜电容器用的电介质薄膜材料主要为双向拉伸聚丙烯( BOPP )薄膜,其储能密度为2J/cm3,放电效率80%左右。由于其储能密度较低,造成商用薄膜电容器体积较大,不利于器件和系统小型化。本项目研发的高储能密度电介质薄膜材料具有高储能密度(5J/cm3 )、低介电损耗(<1%)、高放电效率(80%)等特点,可有效减少薄膜储能电容器的体积和重量。e:\k8008\qiuchengcai\桌面\成果图片\南科大成果图片\储能\图片115.png

e:\k8008\qiuchengcai\桌面\成果图片\南科大成果图片\储能\图片116.png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7  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桂林经开孵化器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17003866号-1

运营商: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