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52889]桉树益生菌的推广应用与示范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养殖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该项目是在完成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桉树益生菌的筛选及其协同促生作用研究”(合同编号:[桂科自0832046])基础上,执行的2012年度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成果推广示范资金其他项目(合同编号:[2012] TG08),项目内容包括:益生菌接种育苗技术。益生菌推广应用示范区的建设:1)高峰林场苗圃育苗示范区建设;2)高峰林场造林示范区建设。益生菌应用技术的完善,形成实用完善的应用技术。培训掌握益生菌应用技术的人员。经过三年的推广应用与示范,项目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全面完成各项任务指标益生菌接种育苗技术。项目完成接种益生菌育苗1300余万株,苗木健壮,各项指标均超过相关桉树育苗技术规程规定的苗木质量指标要求,完成育苗任务400万株的325%,既满足了该项目示范林建设的需要,同时幅射广西桉树主栽区7220公顷(10.83万亩),为广西桉树产业发展提供了一批优质苗木。益生菌推广应用示范区的建设:1)高峰林场苗圃育苗示范区建设;2)高峰林场造林示范区建设。在广西国有高峰林场林业研究中心建成接种益生菌育苗示范圃1个。在整地、施肥、抚育管理等营林措施与常规技术一致的情况下,即基本不增加营林成本的前提下,采用接种益生菌的带菌苗,在广西国有高峰林场建立示范林146公顷(2193亩),其中大塘分场993亩,东升分场1200亩。平均造林成活率96.4%,保存率达95.5%。完成了合同计划的任务。样地测定结果显示,示范林的林木生长均超出了预期的效果,其中大塘分场993亩示范林在1.5年生时平均树高达11.16m,胸径达7.38cm,充分展示了桉树接种益生菌对林木的促进生长效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益生菌应用技术的完善,形成实用完善的应用技术。项目首次组织实施大规模的桉树益生菌应用,解决了规模化接种桉树益生菌的技术和桉树益生菌苗木规模营林技术,简便易行,成本低廉,造林成效显著,形成了实用完善的应用技术,同时形成了桉树益生菌应用技术规程。培训掌握益生菌应用技术的人员。项目分别于2012年、2013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高峰林场举办了两期专题培训班,参加培训的技术人员214人次;给高峰林场苗圃工人和造林示范点所在分场一批工人进行了现场技术指导。利用在职农业推广(林业领域)硕士研究生班回校上课的机会,给来自全区林业系统的国有林场、推广站、林业局、苗圃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利用广西大学林学院林学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离校上岗前的专题培训课进行专题培训。项目合计参与培训人数为421人次。此外,针对2012全国桉树论坛暨中澳合作东门项目30周年成就展示会在广西南宁召开的实际情况,项目组还编写了与会交流资料,到会场发放和宣传,共发放资料200余份,扩大了项目在全国的影响力。项目成效显著1.技术示范、辐射效果显著项目实施期间,共接种益生菌培育桉树苗木1300万株,苗木生长旺盛而健壮,各项指标均超过相关桉树育苗技术规程规定的苗木质量指标要求。由于携带益生菌的苗木表现出生长快、抗性强的特点,深受广大林农的欢迎,使得高峰林场苗圃的苗木供不应求,仅2013年桉树苗木的销售量比历年增长了近30%。至2014年3月,项目共完成育苗任务400万株的325%,达1300万株,除了满足该项目示范林建设的需要,同时幅射广西桉树主栽区7220公顷(10.83万亩),为广西桉树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批优质苗木。项目建立示范林146公顷(2193亩),当年造林成活率96.4%;保存率95.4%。在高峰林场一般立地条件下,1.1年生林木平均树高达7.9m;1.5年生林木平均树高11.16m,胸径7.38cm。项目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2.经济效益显著该项目实施期间接种益生菌育苗1300万株,以每株苗木价格0.7元计,总产值为910万元;以每株苗木增收0.08元计,育苗增收104万元。项目营造示范林146公顷,以4年生林分每公顷蓄积量120 m<'3>计(8 m<'3>/亩),总蓄积量为17520 m<'3>,按75%的出材率计算出材为13140 m<'3>,以桉树木材价600元/m<'3>计,总产值为786.40万元,以项目增产10%计,造林新增产值为78.64万元。以上两项合计,项目实施的直接总产值达1696.4万元,新增产值达182.64万元。此外,项目可幅射造林7220公顷(10.83万亩),按上述计算方法计算,幅射造林的总蓄积量为86.64万m<'3>,总产值为38988.0万元,造林新增产值为3898.8万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3.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显著接种益生菌造林能明显促进林木生长,有利于迅速形成森林气候;益生菌能有效固氮、分解土壤矿物中的磷、钾等营养元素,增加了林地土壤中的N、P、K营养元素含量,提高土壤的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对人工施入的化肥具有吸收、转化、分解等作用,对化学肥料起到缓释作用,从而有利于林地土壤肥力的管理和维护地力,有利于桉树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无环境污染等压力,与化学肥料相比,具有明显的环保优势。该项目的实施,在桉树产业中应用微生物新技术、树立桉树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的样板,将产生深远的社会影响。同时可为林区提供大量的劳动就业机会。培训的一批掌握该项新型技术的科技人员,将成为在桉树产业中应用微生物新技术、推动桉树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的的中坚力量。
该项目是在完成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桉树益生菌的筛选及其协同促生作用研究”(合同编号:[桂科自0832046])基础上,执行的2012年度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成果推广示范资金其他项目(合同编号:[2012] TG08),项目内容包括:益生菌接种育苗技术。益生菌推广应用示范区的建设:1)高峰林场苗圃育苗示范区建设;2)高峰林场造林示范区建设。益生菌应用技术的完善,形成实用完善的应用技术。培训掌握益生菌应用技术的人员。经过三年的推广应用与示范,项目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全面完成各项任务指标益生菌接种育苗技术。项目完成接种益生菌育苗1300余万株,苗木健壮,各项指标均超过相关桉树育苗技术规程规定的苗木质量指标要求,完成育苗任务400万株的325%,既满足了该项目示范林建设的需要,同时幅射广西桉树主栽区7220公顷(10.83万亩),为广西桉树产业发展提供了一批优质苗木。益生菌推广应用示范区的建设:1)高峰林场苗圃育苗示范区建设;2)高峰林场造林示范区建设。在广西国有高峰林场林业研究中心建成接种益生菌育苗示范圃1个。在整地、施肥、抚育管理等营林措施与常规技术一致的情况下,即基本不增加营林成本的前提下,采用接种益生菌的带菌苗,在广西国有高峰林场建立示范林146公顷(2193亩),其中大塘分场993亩,东升分场1200亩。平均造林成活率96.4%,保存率达95.5%。完成了合同计划的任务。样地测定结果显示,示范林的林木生长均超出了预期的效果,其中大塘分场993亩示范林在1.5年生时平均树高达11.16m,胸径达7.38cm,充分展示了桉树接种益生菌对林木的促进生长效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益生菌应用技术的完善,形成实用完善的应用技术。项目首次组织实施大规模的桉树益生菌应用,解决了规模化接种桉树益生菌的技术和桉树益生菌苗木规模营林技术,简便易行,成本低廉,造林成效显著,形成了实用完善的应用技术,同时形成了桉树益生菌应用技术规程。培训掌握益生菌应用技术的人员。项目分别于2012年、2013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高峰林场举办了两期专题培训班,参加培训的技术人员214人次;给高峰林场苗圃工人和造林示范点所在分场一批工人进行了现场技术指导。利用在职农业推广(林业领域)硕士研究生班回校上课的机会,给来自全区林业系统的国有林场、推广站、林业局、苗圃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利用广西大学林学院林学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离校上岗前的专题培训课进行专题培训。项目合计参与培训人数为421人次。此外,针对2012全国桉树论坛暨中澳合作东门项目30周年成就展示会在广西南宁召开的实际情况,项目组还编写了与会交流资料,到会场发放和宣传,共发放资料200余份,扩大了项目在全国的影响力。项目成效显著1.技术示范、辐射效果显著项目实施期间,共接种益生菌培育桉树苗木1300万株,苗木生长旺盛而健壮,各项指标均超过相关桉树育苗技术规程规定的苗木质量指标要求。由于携带益生菌的苗木表现出生长快、抗性强的特点,深受广大林农的欢迎,使得高峰林场苗圃的苗木供不应求,仅2013年桉树苗木的销售量比历年增长了近30%。至2014年3月,项目共完成育苗任务400万株的325%,达1300万株,除了满足该项目示范林建设的需要,同时幅射广西桉树主栽区7220公顷(10.83万亩),为广西桉树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批优质苗木。项目建立示范林146公顷(2193亩),当年造林成活率96.4%;保存率95.4%。在高峰林场一般立地条件下,1.1年生林木平均树高达7.9m;1.5年生林木平均树高11.16m,胸径7.38cm。项目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2.经济效益显著该项目实施期间接种益生菌育苗1300万株,以每株苗木价格0.7元计,总产值为910万元;以每株苗木增收0.08元计,育苗增收104万元。项目营造示范林146公顷,以4年生林分每公顷蓄积量120 m<'3>计(8 m<'3>/亩),总蓄积量为17520 m<'3>,按75%的出材率计算出材为13140 m<'3>,以桉树木材价600元/m<'3>计,总产值为786.40万元,以项目增产10%计,造林新增产值为78.64万元。以上两项合计,项目实施的直接总产值达1696.4万元,新增产值达182.64万元。此外,项目可幅射造林7220公顷(10.83万亩),按上述计算方法计算,幅射造林的总蓄积量为86.64万m<'3>,总产值为38988.0万元,造林新增产值为3898.8万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3.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显著接种益生菌造林能明显促进林木生长,有利于迅速形成森林气候;益生菌能有效固氮、分解土壤矿物中的磷、钾等营养元素,增加了林地土壤中的N、P、K营养元素含量,提高土壤的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对人工施入的化肥具有吸收、转化、分解等作用,对化学肥料起到缓释作用,从而有利于林地土壤肥力的管理和维护地力,有利于桉树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无环境污染等压力,与化学肥料相比,具有明显的环保优势。该项目的实施,在桉树产业中应用微生物新技术、树立桉树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的样板,将产生深远的社会影响。同时可为林区提供大量的劳动就业机会。培训的一批掌握该项新型技术的科技人员,将成为在桉树产业中应用微生物新技术、推动桉树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的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