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11419]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特优679试验示范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种植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特优679试验示范”是桂财教[2010]100号文件下达的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粮食安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合同编号:桂科攻10100004)的课题(合同编号:10100004-4C),实施时间为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课题选择在区试表现产量高,抗稻瘟病能力强,米质与对照持平的水稻新品种特优679,开展该品种杂交种子生产、适应性、大田抗逆性、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课题主要考核指标有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指标:研究制定产量高达200公斤和达到国家水稻杂交种二级种子质量标准的种子比率达98%特优679优质种子生产技术规程。总结制定特优679高产栽培的技术规程。总结出特优679对广西主要病虫害(稻瘟病、白叶枯病和稻飞虱)的大田抗性级别和适应范围。在省级以上的杂志发表论文一篇。 主要经济指标:杂交制种基地4000亩以上,制种亩产量达200公斤以上,达到国家水稻杂交种二级种子质量标准的种子比率达98%以上。建立保优高产栽培示范基地1个,核心区百亩连片种植亩产600公斤;面上推广30万亩以上,平均亩产550公斤。课题推广的品种是课题组有自主产权的品种,该品种和同类的品种相比,产量高、抗性好和米质相对不错。课题的实施解决了特优679产业化的难题,对增加粮食生产和提高水稻种植业效益有积极意义。课题的实施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这是因为: 课题的实施为特优679进一步产业化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实施该项目,课题组研究出特优679高产优质高效的制种规程、高产高效栽培的技术规程,了解其适宜种植区域、对各种植区域病虫害的田间抗性,大面积田间示范和品种推广。这些工作对该品种进一步大面积种植积累宝贵技术资料,提供了技术支撑。 课题的实施展示推广了新品种特优679能增加了粮食产量和经济效益的积极效应通过实施该项目,课题组推广了特优679共33.1万亩,使该品种占有一定面积。以每亩比对照品种(特优63,每亩500公斤)增产5%计,该品种推广了33.1万亩可新增稻谷827.5万公斤。由于新品种种植基本上没有增加成本,新增稻谷每公斤以2.6元计,该课题的实施为广西增加经济效益2151.5万元。
“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特优679试验示范”是桂财教[2010]100号文件下达的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粮食安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合同编号:桂科攻10100004)的课题(合同编号:10100004-4C),实施时间为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课题选择在区试表现产量高,抗稻瘟病能力强,米质与对照持平的水稻新品种特优679,开展该品种杂交种子生产、适应性、大田抗逆性、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课题主要考核指标有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指标:研究制定产量高达200公斤和达到国家水稻杂交种二级种子质量标准的种子比率达98%特优679优质种子生产技术规程。总结制定特优679高产栽培的技术规程。总结出特优679对广西主要病虫害(稻瘟病、白叶枯病和稻飞虱)的大田抗性级别和适应范围。在省级以上的杂志发表论文一篇。 主要经济指标:杂交制种基地4000亩以上,制种亩产量达200公斤以上,达到国家水稻杂交种二级种子质量标准的种子比率达98%以上。建立保优高产栽培示范基地1个,核心区百亩连片种植亩产600公斤;面上推广30万亩以上,平均亩产550公斤。课题推广的品种是课题组有自主产权的品种,该品种和同类的品种相比,产量高、抗性好和米质相对不错。课题的实施解决了特优679产业化的难题,对增加粮食生产和提高水稻种植业效益有积极意义。课题的实施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这是因为: 课题的实施为特优679进一步产业化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实施该项目,课题组研究出特优679高产优质高效的制种规程、高产高效栽培的技术规程,了解其适宜种植区域、对各种植区域病虫害的田间抗性,大面积田间示范和品种推广。这些工作对该品种进一步大面积种植积累宝贵技术资料,提供了技术支撑。 课题的实施展示推广了新品种特优679能增加了粮食产量和经济效益的积极效应通过实施该项目,课题组推广了特优679共33.1万亩,使该品种占有一定面积。以每亩比对照品种(特优63,每亩500公斤)增产5%计,该品种推广了33.1万亩可新增稻谷827.5万公斤。由于新品种种植基本上没有增加成本,新增稻谷每公斤以2.6元计,该课题的实施为广西增加经济效益2151.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