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桂林科技成果交易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资讯 > 详细页

中国锶光钟:1.38亿年不差一秒

信息来源:中国科技网    发布日期:2015-10-09   

中国锶光钟:1.38亿年不差一秒

数据首次被国际采纳 为重新定义秒争得话语权

科技日报北京9月29日电 (记者林莉君 通讯员陈杭杭)29日,记者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获悉,该院研制的锶87原子光晶格钟(以下简称锶光钟)数据首次被国际频率标准工作组采纳,为我国未来在重新定义秒的国际问题上争得了话语权。

中国计量院锶原子光晶格钟研究工作始于2007年,由方占军研究员领衔的创新团队承担。2015年7月,该团队顺利完成了锶光钟的第一次系统频移评定和绝对频率测量工作,准确度达到2.3×10-16,相当于1.38亿年不差一秒。

方占军告诉科技日报记者,锶光钟是目前世界上频率稳定度最高的原子钟,也是研究最多的冷原子光晶格钟,高出现行秒定义所采用的铯原子喷泉钟2个数量级,被认为是新一代秒定义最有潜力的候选者。目前,包括中国计量院在内,已有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与美国标准与技术研究院联合实验室、日本东京大学、法国巴黎天文台时间频率标准实验室等8家单位的锶光钟数据被国际频率标准工作组采纳。

9月14日,国际频率标准工作组在法国召开的会议上决定,于2025年—2028年间完成新一代秒的定义。如果使用光钟的新技术来重新定义秒,将对全球卫星定位导航系统、人类探索宇宙和研究物理学规律等领域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如果我们在这方面失去话语权,现有的系统就不能够独立复现秒定义,所有与此相关的科研和应用都将失去独立性。”方占军说,下一步,研究组将进一步提高锶光钟的准确度。

Copyright © 2017  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桂林经开孵化器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17003866号-1

运营商: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