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桂林科技成果交易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资讯 > 详细页

量子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开设“凝聚态物理实验技术简介”跨机构课程

信息来源:北京大学    发布日期:2015-12-09   

依托“2011计划”量子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协同中心”),“凝聚态物理实验技术简介”课程已于2015年秋季学期在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清华大学物理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两校一所”)首次成功开设。该课程由“协同中心”结合总体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根本需求进行统筹安排,在师资和选课等各项安排中充分实现“两校一所”优势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凝聚态物理实验技术简介”课程由“协同中心”6个平台之一的“实验技术与仪器研发平台”牵头组织,经“协同中心”及“两校一所”总体协调,于2015秋季学期首次开放给“两校一所”的学生正常选课,注册课程的学生总人数近200人。课程由来自“两校一所”的10位活跃在实验领域科研一线的顶尖专家负责主讲,系统讲授凝聚态实验物理相关的重要入门内容,其中包括低温技术、光学技术、高压技术、输运性质研究技术、微纳加工技术、分子束外延生长技术(MBE)、角分辨光电子能谱技术(ARPES)、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STM)、透射电镜技术(TEM)、X射线共振非弹性散射技术(RIXS)等。课程形式及内容新颖,主要面向计划参与凝聚态物理实验工作或处于起步阶段的研究生或高年级本科生,在“两校一所”引起学生强烈反响。该课程不仅课堂气氛活跃,课后还有许多学生围着授课老师提问,并在讨论时将他们科研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与授课内容联系起来。

量子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是按照教育部对“2011计划”提出的“国家急需、世界一流、制度先进、贡献突出”总要求,由“两校一所”共同组建的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于2013年获得教育部首批认定。“协同中心”自成立以来,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量子物质科学前沿研究共同目标,在机构内、机构间长期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基础上,积极发挥“强强联合”的学科优势以及地理位置接近的便利条件,整合各方创新要素与资源,在各项体制机制改革中取得了重要进展。以协同人才培养改革为例,在“协同中心”和“两校一所”不断沟通协调努力下,两校已规范了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的流程,现有约30门课程提供开放互选,并已有十余名学生成功获得互选课程学分。

本次“凝聚态物理实验技术简介”新学分课程的开设,是“协同中心”在协同人才培养方面的又一次重要尝试,为提升“协同中心”及“两校一所”物理学人才培养水平具有积极作用。

 
课堂现场

编辑:安宁

Copyright © 2017  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桂林经开孵化器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17003866号-1

运营商: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