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欢迎光临桂林科技成果交易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华北电力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创办时间:1958 单位属性:211工程院校 所在地区:北京 北京市 相关行业:其他新能源,控制系统,纳米及超细材料,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

联系人:徐岸柳

登陆后向院校管理员咨询
加入院所
  • 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机构等级:国家级 研发人员:68人 研究领域:风能,其他新能源 研究方向:风能,太阳能,新能源电力,电力变换传输,电力系统优化
    机构简介:
    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以华北电力大学“电力系统保护与动态安全监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基础,整合学校其他优势科技资源而形成的一个研究实体,2011年3月由科技部批准建设。现任实验室主任为刘吉臻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为黄其励院士。
         实验室面向我国规模化新能源开发、利用的重大需求,聚焦新能源电力系统的重大科技问题,以多学科交叉为基础,开展创新性研究,主攻新能源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理论,深入研究规模化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电力接入后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与交互作用机理,建立大时间尺度紧密耦合且具有强随机性的复杂电力系统分析、控制理论与方法的科学研究体系,为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以及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实验室的建设目标是建设具有较强创新能力、以中青年学者为主力的科研团队,成为中国新能源电力系统高水平研究人才的聚集地。在国际新能源电力系统理论与技术研究领域占一席之地,为我国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电力的规模化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基础和重要科技支撑,使实验室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能源电力领域基础研究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
         为适应当前我国大规模发展新能源发电及接入电力系统的重大需求,针对主要涉及的科学问题,结合本实验室的研究特色和优势,形成了以下重点研究方向:1、新能源电力系统特性及多尺度模拟;2、规模化新能源电力变换与传输;3、新能源电力系统控制与优化。
        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68名,其中研究人员6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973首席科学家3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7人、中科院*2人、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111”学科创新引智基地2个。
        实验室现有面积约6000m2,拥有发电过程监测与控制平台,风电实验研究平台,新能源电力系统闭环控制实验平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站级、系统级通用保护控制实验平台,新能源电力变换与高效利用实验平台,先进输电研究平台以及气体绝缘输电系统研究平台等科研创新平台。
         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科技部、教育部和北京市、河北省政府的正确指导下,在华北电力大学的大力支持下,将充分发挥现有的研究实力,在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提高我国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安全性与高效性、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培养优秀科技人才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Copyright © 2017  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桂林经开孵化器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17003866号-1

运营商:科易网